分布式光伏接入电压等级按照《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DL/T5729-2016)要求,拟接入10 千伏及以上分布式光伏项目,需满足采集监视、执行电力调度机构指令的要求。
该项目是山西省近年来引进的单体投资最大产业项目,致力打造光伏行业垂直一体化超级数字工厂,总投资约560亿元。项目首次将拉晶、切片、电池和组件自动化连接,同步推进工程建设和科技创新,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技术进步加速锻造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新的高水平现代化生产力,代表着技术水平更高、质量更好、效率更高、更可持续。从组件衰减看,N型组件的线性衰减要普遍优于传统P型组件,其中BC和部分Topcon组件已将衰减降至0.4%/年以内。目前,N型产品渗透替代的浪潮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以TOPCon、BC和HJT为代表的N型技术作为新一代光伏技术,凭借高发电量、高效率、更低度电成本等显著优势,迅速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根据国际能源署统计,全球光伏产业中,中国产能占比超85%。
质量更好,意味着产品可靠性更佳,能让电站安心享受二三十年的发电收益,减少建设后的运维支出,这也对光伏组件在雨雪风霜等室外环境下维持长期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此外,目前我国光伏产能、应用、技术、设备处于世界领先,已形成在其他行业极少见的全产业链碾压性竞争优势。该项目100%使用跟踪支架,由天合跟踪独家供货。
光伏科技,绿动未来。该项目占地面积约3594亩,建设容量120MW,共安装2502套天合跟踪开拓者2P产品。敦煌光热+120MW光伏发电项目,由龙源(敦煌)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建设,中电建宁夏工程有限公司承接EPC以江苏为例,截至2023年底,江苏绿证交易规模达101万张,折合电量10.1亿千瓦时。
全年新增分布式光伏并网户数超25.0万户,同比增长208%,并网数量和增速均创历史新高。2022年,江苏分布式光伏装机月均新增容量48.4万千瓦,2023年月均新增容量达101.4万千瓦,是2022年月均新增容量的2.1倍,增速位居全国第二位。
在龙头企业引领下,江苏光伏产业集聚效应明显,技术加速突破。近日,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2023年江苏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月增百万千瓦,全年共新增1217.1万千瓦,推动该省绿色转型步伐进一步加快。自2005年起,江苏全社会用电量平均每3-4年增长1000亿千瓦时,预计到2025年,江苏全社会用电量将达8250亿千瓦时,用能需求十分旺盛。2023年8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明确分布式光伏上网电量可核发可交易绿证,相当于分布式光伏项目在获得电价收益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参与绿证交易获得额外收益。
李琥表示,在光伏产业的带动下,江苏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将进一步加速,有力支撑江苏能源电力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同时,近年来我国光伏发电技术快速发展,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 HJT(异质结)等新型晶体硅高效电池与组件技术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已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和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了光伏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自身性能。分布式光伏是在用户附近建设运行,就近接入配电网,以自发自用为主、多余电量上网的光伏发电设施。其中,分布式光伏增长尤为突出。
按目前绿证成交的平均价格估算,可为分布式光伏用户新增0.03元/千瓦时的额外收益,这有效调动了分布式光伏产业投资的积极性。位于盐城的江苏润阳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在2020-2022三年间光伏电池片销量均位居全球第三,该公司设施部经理陈刚表示,为了跟上行业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工厂每18个月就要进行全套车间设备置换。
国网江苏经研院规划发展研究中心能源研究室主任李琥介绍。与集中式光伏相比,分布式光伏接入电压等级较低,装机容量较小,一般不超过0.6万千瓦,布局以分散布置在建筑物屋顶为主。
在支持政策、用能需求、技术优势的三重影响下,江苏分布式光伏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预计2024年底装机达3300-3500万千瓦,2025年底达4000-4500万千瓦。此外,江苏省内用能的庞大需求和技术的更新迭代也为分布式光伏提供了进一步的发展空间。据江苏省光伏产业协会统计,2022年江苏光伏制造企业约450家,覆盖了硅料、硅片、电池、组件、辅材辅料、装备制造和光伏应用系统等,全年共完成营收6159.24亿元,同比增长86%。十四五以来,江苏风光等新能源飞速发展,以年均新增装机994万千瓦的增速迅速突破6000万千瓦大关。截至2023年底,江苏分布式光伏装机已达2772.2万千瓦,占光伏装机容量的70.6%、新能源装机容量的42.0%、电源总装机容量的15.4%,相比2022年末分别提高8.6、11.4和5.8个百分点。光伏产业作为江苏重点培育的优势产业之一,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形成功能齐全、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
同时,全产业链规模化量产,带来成本快速下降。目前,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度电成本已由2010年的1.7元/千瓦时下降至2023年的0.22-0.32元/千瓦时,已明显低于火电成本,全面进入了平价上网时代。
双碳目标大背景下,江苏近年来绿色转型步伐不断加快,光伏产业蓬勃发展,成本持续降低,盈利能力有效增长从2020年创立至今,创维光伏迅速成长,大踏步跨入国内户用前三强行列,2022年创维新能源营收119.34亿,较2021年增长191%,自身营收也实现了大幅跨越,市场成绩也是最有力的产品品质证言。
创维光伏对品质的不懈坚持与持续创新,不仅带给用户生活品质的提升,亦将引领着行业向高质量方向突围发展。以用户为中心,创维光伏首创光伏+普惠+数字科技的创新商业模式,具有0投入、不贷款、收益高等特点让用户实现收益最大化。
专为公共机构设计了零碳园产品,有效利用闲置屋顶、空地等资源,让蓝色屋顶护航零碳校园,为集体收益添砖加瓦。同时,创维光伏创新了超发收益分配模式,形成用户爱护电站+享有更多发电收益的良性循环。中国每建设10户BIPV户用电站,就有8个家庭选择创维,创维光伏以全流程品控管理体系为品质保驾护航。回首2023年,创维光伏携手中国高铁,冠名创维光伏中国航天太空创想高铁列车,以中国速度引领科技创新实干潮头。
创维光伏多元业务满足不同市场需求产品选材方面,创维光伏制定了318项超高品控标准,自有BOM清单,TUV北德监造,细化到螺丝钉的全套物料供应模式,从源头把控品质。相比市场普遍采用80mm*80mm的立柱,创维光伏选用的立柱其支撑力以及抗拉拔能力更强,更加安全耐用。
在这之后的200多天里,创维始终践行航天精神,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孜孜不倦地努力创造诸多行业新突破,频频荣获嘉誉,收获累累硕果。创维光伏始终紧跟市场步伐,实行双品牌、多模式、多业务的发展战略,为中国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合作发展再添新案例。
与此同时,创维还通过数字化运维平台、开展创维光伏公益万里行活动布局运维网络。自2023年6月,创维光伏与中国航天太空创想建立官方合作伙伴关系以来,创维光伏开启了航天级品质新时代。
创造新起点,维有新高度引发期待创维光伏与中国航天太空创想合作,是对高品质的不断追求,是中国智能制造水平持续创新与转型的完美诠释。以用户为核心,维有标杆再造先锋以用户为中心,品质至上是创维光伏最核心的追求。创维光伏中国航天太空创想高铁列车创维光伏天舟七号航天观摩之旅同样在2023年,创维光伏深圳研发中心创新领跑,不断加强光伏产品的设计与研发能力,升级了原有小阳楼,钻研出中国风小阳楼产品,将东方美学与现代科技相融合打造私人空中花园。在2024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发射任务天舟七号顺利发射的荣光时刻,创维光伏特别策划天舟七号航天观摩之旅,诚邀全国优秀代理商亲身体验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感受科技与创新的魅力。
小阳楼私人空中花园设计的成行,就是基于严苛的选材标准立柱选用100mm*100mm的镀锌铝镁方钢。这一系列新的计划,具体会为用户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利益?又会带来哪些行业惊喜?2月23日,创维光伏即将再度携手中国航天太空创想,官宣合作新动向,举办创维光伏航天质量管理导入工程启动暨续约仪式。
双方的追光之旅将在已有的精彩章节上,续写新辉煌。下沉乡镇渠道,打造便捷生活服务平台。
2024年1月,创维光伏作为起草单位之一,参与了《光伏电站智慧运维系统技术要求》标准制定工作,引领行业规范,这一工作无疑将为行业整体品质升级带来积极的意义。穹顶之约是创维光伏的自信和底气,也是其对航天级品质的不倦追求的最佳证言。
评论留言